由活躍於大正和昭和初期的建築家岡田信一郎設計,於昭和2年(1927年)建成。
建築當初是作為郡山橋本銀行
※1 的若松支行而建設的,但由於當時的世界性經濟危機和受其影響的昭和經濟危機而沒能開店。
※1
郡山Hashimoto Bank:大正7年(1918年)-昭和3年(1928年)。大正7年(1918年)海瀨Bank從長野搬遷過來,改名為郡山Hashimoto Bank。之後在昭和3年(1928年)與郡山Bank合並,成為郡山合作Bank。
之後,從昭和10年(1935年)到昭和55年(1980年)期間,作為第四銀行(現在的第四北越銀行)的會津支行使用。第四銀行搬遷到附近的中央通沿岸(
會津若松市大町1-9-24)後,作為福島縣建設業的會津若松支行一直使用到現在。瀧穀
通中也以存在感和威嚴著稱。左鄰白木屋漆器店。
作為特徵,不管怎麽說都可以說是正麵釋放出存在感的6根柱子。讓人聯想到古希臘式神殿的厚重感十足的設計,具有壓倒性的魄力。被稱為愛奧尼亞式的柱子上部的漩渦花紋是其亮點。
建造當時,1樓是營業室,2樓是分店店長室、來賓室、會議室。
因為是歷史珍貴的建築,所以在平成11年(1999年)被會津若松市認定為歷史景觀指定建築。
現在不能參觀裏麵。
建築從當初的美術明信片看建築物的概要
建築物完成的時候發行的美術明信片,可以了解建築物的概要。另外,當時鋼筋水泥建造是很少見的,與會津若松第一個鋼筋水泥建造的
大正館(舊郡山商業銀行若松支店)一起,作為新時代的建築而引以為豪。
隨美術明信片附上的概要如下。
•
構造外部
鋼筋水泥。地基是挖掘1.8米到2.4米,鋪有砂石的地基。牆壁是用花崗岩洗出來的,一部分是用灰漿做的。是在防水的基礎上鋪設水泥磚的平屋頂。
•
構造內部
用灰漿做的。是在混凝土地板上鋪設地板。來客空間地板是用錦磚鋪設的。來客空間地板是用嵌木細工鋪設的,油氈(油氈是1860年在英格蘭發明的材料。在亞麻籽油的氧化皮上混合石灰岩、松雅尼、軟木屑等,塗抹在麻布上使之干燥而成)。來客空間的腰壁和會計室是大理石樣式。
•
設備
各房間完備插座插頭。有2台鍋爐,冬天也可供18度的暖氣。窗戶和百葉窗、門是鋼製的。金庫室是30 cm的鋼筋混凝土牆壁。
橋本銀行若松支行新建工程概要
郡山
1.位置
若松市七日町204番地(白木屋東鄰)
1.工作
著手大正15年 6月5日
落成5月20日
昭和2年
1.坪數
層下52坪2合5尺(52坪:約171.90平方米2合:約0.66平方米5尺:約0.17平方米合計:約172.73平方米)
層下52坪2合5尺(52坪:約171.90平方米2合:約0.66平方米5尺:約0.17平方米合計:約172.73平方米)
總坪105坪(總坪:約3487平方米)
1.格式
古典式(古曲式)
1.延人員
4650人
1.主要施工單位
設計監督工程學博士岡田信一郎
主要施工單位東京池田工業株式會社
構造概要
全部採用鋼骨"混凝土"結構,地基比地麵深挖6米至8米,在礫石層上砌築地基,各地基之間通過鋼骨"混凝土"連接梁連接,牆體外圍採用花岡石人砌築冲刷及部分"砂漿"飾麵,內則採用灰泥飾麵和水芹。
屋麵為平頂(指不傾斜的平麵屋麵),防水層上覆蓋"水泥磚",在夯實密實的同時,也可用於觀景。
地板是"混凝土"地板加地板木板,客棧用漂亮的"Mozytsuku瓷磚"鋪設,來客室用拼花板鋪設,此外還鋪滿了"油氈"。
設備工程
照明裝置、電燈裝置均採用"施拉導管奧沙米特管",除電燈設備外,還安裝了電熱器,每個房間都設置了"集線器",可自由水芹電力供應。
供暖裝置
"LADEX"型,鑄鐵製組合式熱水鍋爐採用2台(在密閉的鋼製容器中產生高壓蒸汽的裝置,即鍋爐),通過使用熱水,即使在嚴冬時節也能保持室溫華氏65度的設備。水芹
防火設備
外勤窗戶使用"鋼窗框"及"鋼百葉窗",入口周圍使用"鋼門"。
金庫室的牆壁厚度為1尺(1尺:約30 cm)的鋼筋混凝土牆壁,安裝金庫門。
Nanukamachi.com Digital Archives:若松市七日町郡山銀行若松支行
昭和2年郡山橋本銀行若松支行的外觀。與現在幾乎沒有變化的建築物的樣子。
昭和2年郡山橋本銀行若松支行營業室的一部分。可以看到大理石的腰壁、鋼製窗框、照明器具。
昭和2年上述照片通過深度學習自動著色。
昭和2年橋本銀行若松支行來賓室。郡山可以看到拼花地板。
昭和2年上述照片通過深度學習自動著色。